时间: 2024-06-16 01:51:58 | 作者: 金属破碎解决方案
●全县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情况通报(截止时间:2021年3月21日24:00)
3月19日上午,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带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来到县彭雪枫纪念馆,开展“学习党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县委副书记、县长艾进德及县领导赵水、孙震、任瑞林、张东焕、胡著伟、陈晓鹏等参加主题活动。
大家认真参观了彭雪枫纪念馆,通过仔细聆听讲解、查阅历史图片、观看红色纪录片,回顾彭雪枫将军戎马一生,感受波澜壮阔艰苦而伟大岁月,学习彭雪枫将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情怀,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追寻员的初心使命。
李显庆认真聆听,深有感触地对大家说,彭雪枫精神是镇平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牢记彭雪枫将军光辉的一生,传承好革命英烈和先进典型精神,把故事讲生动、讲精彩,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党史净化灵魂、砥砺初心、激发动力,在建设现代化镇平的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大家都表示,学习这段历史,真切感受到彭雪枫等革命先辈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是人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的鲜明体现,给我们留下了榜样的感召、信念的指引、精神的滋养,是我们一定要代代传承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
李显庆最后强调,要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引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到的精神力量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自觉弘扬人的崇高精神和价值追求,爱岗敬业,奋力工作,为镇平“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鄢峰 李璐)
发布会上,县政法委负责同志通报全县开展教育整顿相关情况。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悉,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县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全体在编在职干警中开展。总体分为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时间从3月开始,持续4个月,6月底基本结束。
通过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全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强警,使全县政法各单位政治生态逐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逐渐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逐步提升,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政法队伍,推动政法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镇平、法治镇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潜明 王杨)
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3月19日,镇平县开展“学党史、举党旗、践四力、拥军行”---集中送立功喜报活动。
镇平籍在部队服役的立功受奖人员,不仅为国家和军队争得了荣誉,更为镇平所有军营儿女和家乡人民争了光彩,举行此次集中送立功喜报仪式,就是要弘扬雪枫精神,倡导广大现役官兵在部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崇荣誉、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为2020年镇平籍在部队立功受奖人员家属颁发立功喜报和慰问奖金。会上对立功受奖人员家属表示祝贺,希望广大军属一如既往地支持现役军人;希望广大有志青年踊跃参军,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希望广大中小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立志报国,为建设国防事业,建设如花似玉大美镇平贡献自己的力量。(王萌)
3月19日下午,镇平县委宣传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瞻仰彭雪枫纪念馆,开展以“我们不会忘记”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了入党誓词 ,缅怀革命先烈。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步入展馆有序参观。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等一组组老照片面前,大家不时驻足,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馆中陈列的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了历史记忆的物件,再现了雪枫将军的戎马一生,折射出雪枫将军的文韬武略智。
随后,集体观看了《国家记忆——致敬英烈 文武兼备彭雪枫》记录片。那些再现了历史的镜头,回顾了雪枫将军在革命战争时期英勇抗战的历史,缅怀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此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回顾将军精忠报国中,再次坚定了镇平县委宣传部全体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无私奉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信心和决心。(梁耀文)
镇平县二龙乡碾坪村地处深山区,风光旖旎,山清水秀,主要产业是袋料香菇种植。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24名党员干部,分片包组指导贫困户和低保户开展香菇种植,由于“智志双扶”措施得力,多领域开辟销售渠道,解决了贫困户和低保户的后顾之忧。
河北组50多岁的梁国云一家三口靠种植香菇实现了发家致富。过去老梁的老伴身体不好,儿子读书未就业,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帮扶让他实现了富裕梦。梁国云一家种植的袋料香菇由以前的1600袋发展到现在的8000袋,仅香菇产业他家年收入就在1.5万元以上。经过几年的奋斗,梁国云家从低保户变成了富裕户,在石佛寺特色镇区购买了新房,去年还进行了精装修。
70岁的朱秀德家也是低保户,通过村干部的帮扶和专业培训,他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而且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彻底脱贫了。梁国云先富帮后富,当他看到朱秀德经济困难后,主动邀请他到自己的香菇大棚务工,每天最低收入100元。当笔者走进大棚采访时,身体硬朗的朱秀德高兴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他一直夸赞“上级扶贫政策真好啊!我现在月月都有工资”。
地处楚长城脚下的碾坪村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通过近几年扶贫政策的帮扶,投资106.3万元,修建水泥路2.36公里,实现了通村通组道路硬化,解决了山区群众岀行难问题,镇平县城至碾坪村首次开通了客运班车,一天两个班次。
去年为客服疫情影响,在控制外来人员和不扎堆不聚集,做好有效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村干部积极帮助菇农联系木粉机数台,购买150多吨大片麦麸和香菇种植辅料。与此同时,积极与西峡县香菇收购商联系上门收购,使全村50余吨香菇全部销售出去。
如今,该村已累计发展香菇大棚560多个,年种植袋料香菇120多万袋,每年毛收入近1000万元,去掉人工费及成本年可实现净收入400多万元。
下一步,碾坪村将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秀美风光,把古老的楚长城山脚下的碾坪古寨打造成为山区文旅产业的村级典范,使山区百姓早日实现美丽乡村振兴梦。(傅俊珂)
》 全县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情况通报(截止时间:2021年3月21日24:00)
“纸箱包装、网络销售、上门收购,种这110亩西瓜根本不够一个西瓜中介商的采购量。”3月17日,在镇平县马庄乡栗扒村西瓜种植合作社里,30多名群众挥汗如雨忙着移栽西瓜苗,合作社理事长王喜德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现在不怕销路,最担心的是如何把这第一茬大棚西瓜的产量质量搞上去。”
乡村振兴没有好的产业不行。作为平原乡镇,如何留住劳动力,并让先进的种植技术扎下根是关键。马庄乡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并再三研究后,引进优质大棚西瓜种植产业,并先行先试在栗扒村发展大棚西瓜种植。
110亩西瓜大棚全部按照山东青州成熟稳定的结构模式搭建。这样一来,数百万元的资金问题立马摆在了面前。马庄乡党委主动帮助出思路想办法,乡政府补贴资金30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入股,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41万元,其他入股资金190万元,很快筹资260余万元,建成占地110亩40个大棚。“每一棵西瓜苗都是从山东运来的,技术员也是从山东青州高薪聘请的。”王喜德拿着西瓜苗开心地说道,“甜王”系列西瓜苗都是嫁接好的,根系发达抗病虫害强,一年种植两次反季节西瓜,一个大棚收益在10万元左右。
“今天你是务工农民,明天就非常有可能是老板。”马庄乡党委书记林迪和记者说,不久的将来,入股的农民学好了技术,能自己发展大棚种植。合作社主动提供大棚搭建技术、种植管理技术和销路,真正的完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刘理政 陈林雁)
3月11日《河南日报农村版》06版刊发《镇平县深入一线日《河南日报》客户端发布《镇平:“以绿引金”铸就乡村振兴新亮点》
封面摄影:3月19日上午,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带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来到县彭雪枫纪念馆,开展“学习党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